电话:010-696555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职业指导

心理学在招聘面试中的应用

来源:知乎 时间:2021-05-24 作者:胡小文 浏览量:

面试是企业进行人才选拔的一种常见活动,几乎是招聘人员及业务负责人每天都面对的问题。作为招聘人员,见过很多候选人,也与不同风格的面试官进行过合作,也经常会有同事问我如何进行面试、如何提问、如何做面试评估,有没有什么统一的话术?面试当然是有标准路径可寻的,但如何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对候选人的回答如何评估确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统一套路。

虽说没有统一的提问套路,但也不代表没有统一的甄选标准与维度,而这个标准就是企业的人才观、价值观。面试是一种经过组织者精心设计,在特定场景下,以面试官对候选人的面对面交谈与观察为主要手段,由表及里测评候选人的知识、能力、经验等有关素质的评估活动及过程。其目的有以下常见几点:

1、考察求职者的动机与工作期望;

2、考察求职者仪表、性格、知识、能力、经验等特征;

3、考察笔试中难以获得的信息。

概括来说,我的个人理解即为考察候选人的态度、能力(包括很多种)及责任心,而如果要排优先顺序,则是态度第一,能力第二,责任心第三。态度也可以理解为是意愿及动机、价值观等等的综合体现。HR在行为面试过程中,除去硬性的岗位基本要求及条件,也主要是考察候选人的态度及责任心的部分,也即是大家常说的冰山模型中冰山下起决定作用的部分。

说到冰山模型,就必须得谈到心理学,大家知道心理学是个交叉学科,其运用可以与各行各业结合起来运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对心理学在面试评估中的运用:

1、 投射理论

心理学“投射”是指一个人将内在生命中的价值观与情感好恶影射到外在世界的人、事、物上的心理现象。举个粟子:一个人渴了,先问别人要不要喝水,是把自己的想法投射的外部的表现,大家常说“以小心之心,度君子之腹”也是投射的表现,平时生活中我们在看同一个新闻,却会产生种种迥异的评价,也是在新闻事件中看到了自己,正所谓观人即观己。因此,面试中,候选人因为经过了精心准备和包装,显现的信息未必是真实可信的。而面试官的任务就要出其不意,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候选人把最真实的想法显现出来。投射理论就是一个常用的理论,心理学中常用的投射理论有罗夏墨迹测验、OH卡牌、沙盘游戏等。用在面试中,有房树人测验,有通过开放性问题了解候选人观点、想法,如对有争议的热点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投射理论主要用于考察候选人的动机部分。

2、 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

对管理学、心理学稍有接触的人都知道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清晰的、创造性的把人的需求进行了分类,用在面试中,通过获取候选人的一些个人信息,对我们在正常状态下评估候选人处在什么阶段,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其也有一定的局限,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是从低到高依次递进提升,其无法解释有的人在温饱都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可以“杀身成仁”,从最低层的生理需求直接上升到自我实现的需求。因此,面对不同的候选人,在判断职位发展定位、个人需求时,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去判断候选人的每次的选择路径与轨迹。

3、 社会心理学-从众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人是社会动物,离不开群体活动。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就是人在群体之中的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社会抑制、顺从等社会心理现象,大家熟知的著名电影《死亡实验》就是根据社会心理学家津巴多做的真实社会实验而改编,《乌合之众》谈的也是人在群体中为何能做出的超乎常态的行为反应。面试,也是一种人际互动及交流,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多、多对多(群面),尤其通过群面中可以看出候选人在群体中是如何表现的,对于判断候选人的沟通表达、人际相处风格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候选人表现无所谓好坏,如何评估候选人的表现,需要面试官对需求的岗位有透彻的理解,合适即是优秀。

心理学中发现首因效应一般发生在陌生人之间,而近因效应容易发生在熟人之间。举个例子,陌生人见面,第一印象最重要,往往对很多事情起关键决定作用,而熟人之间,如果你之前给大家的印象是有点懒,而近期突然变得很勤快,大家会倾向于评估你还是很勤快的人,反之亦然。因此在见候选人时,无论对面试官还是候选人往往第一印象就成定局,所以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4、 NLP—神经语言程序—从语言表达中看出候选人思维定势

NLP是神经语言程序学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的英文缩写,有本书叫《神奇的结构》说的即是通过语言来进行心理治疗的艺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人类发明了语言,对知识的传承与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非常突出的作用,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是思想的外显,其促进了人们的学习与思考,也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局限了人类的思考,当你对一个事物定义为电脑时,就限制了其他命运的可能性。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小明出事了这样的句子,一般情境下这样表达都没有问题,但在面试中,我们就要从结构的角度去了解,小明是谁,小明出了什么事,什么时候出事,为什么出事等等信息,去推测人为什么会有意或无意忽略一些信息,其中可能暗含某种思维定势或倾向,这种倾向与定势如果放在工作中,可能是非常破坏性的。

5、 测谎-微表情分析

相信做过面试官可能都看过各种关于微表情、肢体语言的分析文章,如双手交叉抱胸、眼睛是往左上角看还是右上角看,也可能看过《Don’t lie to me 》这类美剧,最近还有人分析某张流传甚广的马蓉与宋喆、王宝强的合影中马蓉的站姿,从其腿部的姿式分析其与宋、王的关系,虽然有些八卦,但也不无道理。大脑是心理的身体基础,人的身体往往比心理更诚实,不自觉、不经意的动作都可能反应某些内心的隐秘想法,就像人的情绪一样,有的时候其是不经过大脑的,总是先一步反应于理性思考,所以很多人总是事后后悔,当时不应该怎样怎样。至于其原理,要追溯到人的进化史了,人的理性脑是后天学习进化的,而情绪脑是先天的,婴儿刚出生时就能感知到人的情绪而对此做出反应。

所以,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需要积极关注候选人的肢体语言,通过肢体语言推测其心理状态。当然,如果遇到像白银凶案疑犯这样超强心理素质的人,则可能不在此分析之列了。

以上,是我结合自己的心理学知识及面试的经验总结的一些应用分析,希望对同行有帮助,不当之处,也欢迎交流。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010-69655518
工作日 9:00-18: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ICP经营许可证:京B2-20230493 人力资源许可证: (京)人服证字(2023)第0300009623 版权所有:怀才网 京ICP备2022030565号-3 11011602000715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礼贤街金台园44号 EMAIL:j@huairou.com

ICP经营许可证:京B2-20230493 人力资源证: (京)人服证字(2023)第0300009623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